瑜伽与冥想英国游学之艺术人文篇

2023-08-23 17:11:41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瑜伽与冥想英国游学之艺术人文篇在过去一年中,VEDA联合艾扬格瑜伽学院与SOAS、牛津正念基金会建立正式合作;今年4月,我们正式发布「 瑜伽与冥想游学项目 」。瑜伽与冥想英国游学之旅即将启程,大家可以在英国亲身感受其中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氛围。

  这里有着举世闻名的美术馆与博物馆,有在全球名列前茅的音乐和戏剧。英国的艺术氛围融入在城市的建筑和文化中,各种历史悠久的建筑都是英国历史文化的见证。

  无论是爱好博物馆、音乐、戏剧还是建筑,你都可以在英国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游学中将前往的英国热门游玩景点。

  美术馆独具风格的建筑曾获得卡姆登环境设计奖(Camden Environmental Design Award)和公民信任奖(Civic Trust Award),并入围英国皇家建筑协会(RIBA)大奖。文莱美术馆精美的建筑不仅是SOAS校园内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更为伦敦市中心增添了一处优美的宝地。

  文莱美术馆的展览致力于展示亚洲、非洲和中东地区优秀的历史文物和当代艺术作品,以传承和发扬这些地区的优秀文化,并促进全球化的文化发展交流。2016年7月中国艺术家洪凌的个人回顾展的海外首站就选在文莱美术馆展出。

  大英博物馆(The British Museum),又名不列颠博物馆,位于英国伦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罗素广场,是一座规模庞大的希腊复兴式建筑 。该馆成立于1753年,于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馆内收藏的世界各地的许多文物和图书珍品,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

  成立之初的藏品主要包括书籍、手稿和自然标本,以及一些古物(包括硬币和奖章、印刷品和图画)和民族学材料。1757年,英王乔治一世捐赠了英国君主的 旧皇家图书馆,并因此获得了版权的特权。

  大英博物馆藏品主要是英国于18世纪至19世纪英国对外扩张中得来。馆内藏有2万多件中国文物,是收藏中国文物最多的海外博物馆。

  这里和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巴黎卢浮宫同列为世界三大博物馆。馆内以埃及文物馆、希腊罗马文物馆和东方艺术文物馆藏品最引人注目,中国的藏品占据了绝大部分,其所收藏的古罗马遗迹、古希腊雕像和埃及木乃伊闻名于世。

  可以说看完大英博物馆,整个人类文明的往事就尽在你的脑海,走遍大英博物馆,全世界的历史和文化都在你的眼前。

  值得一提的是,大英博物馆筹备五年的大型特展“晚清百态”(China’s hidden century)将于2023年5月18日开展(展期将到10月8日)。这是全球首个涵盖整个19世纪中国的大型特展,以各阶层人物的故事来展现当时中国非凡的韧性和创造力。

  展览叙述中的19世纪指向一个动荡却也创造非凡的时代——中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之局。而与此同时,这个阶段中国的艺术、科技和文化都在蓬勃发展。摄影和平版印刷等新的艺术形式出现,电报、电力、铁路等技术和运输也改变了社会。

  本次展览核心展品是《李夫人(陆禧甫夫人)像 》,陆禧甫夫人的画像风格受到了当时传入的摄影技术影响,比起以往的肖像画都更加写实。展区内还有光绪皇帝的龙袍、慈禧太后的便服、任薰大师的画作⋯⋯等展品。展览将包含许多令人赞叹的精美文物,甚至部分文物是第一次面世展出。

  大不列颠及爱尔兰皇家亚洲学会简称RAS(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1823年3月15日,著名梵文学者亚洲文会科尔布鲁克创立了这个博物馆,次年得到乔治四世颁发的皇家特许状。其宗旨是“调查和研究与亚洲相关的科学、文学及自然产物的课题。”

  它是英国亚洲研究领域的高级学会,代表有关亚洲文化及社会的最高水平学术的论坛。成员包括在亚洲研究上有极高成就的著名的学者,他们被赋予使用名衔缩写FRAS(Fellows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的资格。

  皇家亚洲学会的收藏品是随着1823年学会的成立而建立的。许多早期的会员都是慷慨的捐助者,在整个协会的历史中,收藏品都有所增加。这些藏品为任何希望学习和进一步了解亚洲文化和历史的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资源。在开放时间内,游客可以在位于伦敦的学会专用阅览室查阅所有藏品。

  温莎城堡是拥有 900 多年历史的皇家住宅和堡垒,是英国君主主要的行政官邸,也是现今世界上有人居住的城堡中最大的一个。已故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每年也有相当多的时间在温莎城堡度过。

  在风雨飘摇的百年历史中,温莎城堡历经磨难,尤其在1992年发生了历上最严重的一场火灾。此次火灾共摧毁了 115 个房间,包括 9 个国事厅。火灾发生后的第 5 年,修复工程正式完工。修复后的城堡融入了菲利普亲王亲自设计的彩色玻璃窗,向为拯救城堡而勇敢战斗的消防员致敬。

  温莎城堡的设计融入了许多古典和现代元素。整个温莎城堡可以分为上区、中区和下区:上区主要是由 Bagshot Heath 石砌成的围墙,周围环绕着几座建筑物,形成一个中央四边形。主要有13世纪的法庭、滑铁卢厅和圣乔治厅、女王交谊厅等房间,另外一旁是玛丽皇后的玩偶屋。

  中区最明显的标志是玫瑰花园围绕的圆塔。1660年以前,圆塔是关押王室政敌的监狱,现在则主要用于保存王室文档。下区有座著名的教堂,即圣乔治教堂。圣乔治教堂建于1485年,豪华的哥特式建筑,以细致艳丽的彩绘玻璃著称,其建筑的艺术成就在英国仅次于伦敦市区的威斯敏斯特教堂。

  位于巴斯的罗马浴场(The Roman Baths)始建于罗马不列颠时代,是一座绕泉而建的历史博物馆,位于英国巴斯城中心,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罗马浴场是巴斯最著名的景点,也是众人熟知的博物馆。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罗马时期石雕和珍贵文物,它们真实地记录着过去的辉煌历史。

  这里,不仅有着英国唯一一个天然温泉,还珍藏着数千件古罗马及罗马不列颠时期的历史文物,如史上最著名的罗马艺术品“苏利斯·密涅瓦女神铜头像”、巴斯近年来最珍贵的文物古迹“博街宝库”等,是巴斯最具标志性的旅游景点,也是英国最受欢迎的遗迹类景点之一。

  白金汉宫(Buckingham Palace)是英国君主在伦敦的主要寝宫及办公处,坐落于威斯敏斯特,是英国国家庆典和王室欢迎礼举行场地之一,也是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白金汉宫对外开放参观,每天清晨都会进行的著名的卫兵换岗仪式,是英国王室文化的一大景观。

  英国王乔治三世于1761年把白金汉宫当作私人寝宫。自那以后,这座皇宫一直在进行着75多年来的扩建。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后,白金汉宫成为英王正式寝宫。19世纪40年代,宫殿公共立面开始修建,形成现在白金汉宫的形象。

  二战期间,宫殿礼拜堂遭一枚德国炸弹袭击而毁;在其址上建立的女王画廊于1962年向公众开放,展示皇家收藏品。

  大本钟所在的建筑钟塔,是联合王国国会大厦威斯敏斯特宫的附属钟楼。钟楼按照维多利亚哥特式风格设计,大本钟就建在这栋高95米的钟楼肩部。1840年,受火灾焚烧的大厦开始重建,1859年钟楼建成,出现在议会大厦主体东北角。

  作为伦敦市的标志以及英国的象征,大本钟巨大而华丽,重13吨。2012年6月26日,大本钟(Big Ben)正式更名为“伊丽莎白塔(the Elizabeth Tower),以纪念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

  作为英国和伦敦的地标,一百多年来,大本钟几乎每天都准时准点敲响。它见证了英国大大小小的无数历史过往,经历了过去一百五十多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成为了英国文化的一种象征。几乎每一个到英国或伦敦旅游的人,都会到这里拍照留影。

  2017年大本钟进行修缮计划,是大本钟有史以来沉寂最久的一次。此次的修缮历经5年,耗资至少8000万英镑,大本钟终于在2022年11月13日重新敲响。

  1993年,《星期日泰晤士报》举办了一场迎接千禧年的伦敦地标设计比赛,著名的夫妻建筑师 David Marks 和 Julia Barfield 提出了他们的构想:将巨型悬臂式摩天轮作为庆祝千禧年的新伦敦地标。经过长达6年的辗转,英国航空公司(BA)成为了项目主要赞助商。1999年10月13日,这座135米高的庞大建筑正式落成,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摩天轮。

  站在透明的胶囊仓中,从另一个角度欣赏国会大厦、大本钟和西敏寺的壮美建筑,随着缓缓流动的泰晤士河回想伦敦的历史变迁,它给游客体验伦敦带来新的维度。伦敦眼设计里蕴含着的、韧劲、创造力,为古老的伦敦增添了现代的色彩。现在,它就像首都伦敦的灯塔,代表着一座永不消逝的城市记忆。

  特拉法加广场(Trafalgar Square)是英国伦敦西敏市的广场,建于1844年。特拉法加广场是当地交通的中心枢纽,查令十字车站即位于其附近,有公交车及五条地铁线经此。

  200多年来它一直是伦敦乃至全英国人民聚集庆祝除夕夜、圣诞节及其他节日的场地。为纪念1805英国海军在西班牙西南部特拉法加角取得了拿破仑战争的胜利,而被命名为特拉法加广场。

  广场最突出的标志是南端的纳尔逊纪念柱,高53米。此碑纪念着拿破仑战争中的海军上将,英国民族英雄霍雷肖·纳尔逊。纪念柱由威廉·雷顿 (William Railton) 设计,雕塑家爱德华·贝利 (Edward Baily) 用克雷格利斯岛的砂岩雕刻而成。1849 年安装的基座上的青铜浮雕描绘了纳尔逊最著名的战斗场景,而用来雕刻它们的金属来自被俘获并熔化的法队。

  东北角的基座上有一尊乔治四世国王骑马的花岗岩和青铜雕像,建于1843年;它实际上原本打算放置在大理石拱门上。

  1856 年在西南基座上竖立了查尔斯·詹姆斯·纳皮尔爵士(大英帝国总督和印度陆军总司令)的雕像。

  亨利·哈夫洛克爵士少将之一(与 1857 年的印度叛乱有关)于 1861 年竖立在东南方的基座上。

  西北角的这个基座建于 1841 年。然而,放置乔治国王的兄弟威廉四世国王雕像的计划从未能实现。

  在第四基座空置150年后的1998年,由英国皇家学会发起了委派艺术项目。第四基座被用来轮流展示非永久性的现代雕塑作品。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由专家名流组成的第四基座委员会,定期选出新的展品。

  英国国家美术馆成立于1824年,其独特之处就在于,馆内收藏来自大量的民间遗赠以及礼物或购藏。特拉法加广场当时是伦敦的正中心,伦敦东部的富人可以坐马车直达,西部的穷人可步行到达,美术馆不偏不倚的选址让社会的不同阶层都能欣赏到这些艺术品。

  如今美术馆收藏着超2300件艺术品,囊括从13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之初的藏品,从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到英国山水画派、法国写实派,到塞尚、梵·高等概有收录,呈现着欧洲的绘画艺术史。所有西欧绘画的主要流派均可在这里找到踪迹,收藏范围极为广博。

  作为一家世界级的艺术殿堂,英国国家美术馆也有丰富多样的出版物,包括展览图录,专题研究著作,以及关注修复与鉴定技术的馆刊。

  美术馆以免费参观的方式向大众开放(除部分特展),游客不需要花费分毫就可以从中看到人类文明迄今为止最了不起的一些艺术伟迹。除了馆内丰富的艺术品,英国国家美术馆建筑本身的建筑之美就足以吸引大家前去参观。

  毗邻Leicester Square和Soho区的伦敦中国城特别繁华,那里不仅有全国各地的菜系和多家中国超市,还有奶茶、KTV、中医这些中国特色的店铺,伦敦中国城绝对是中国胃的天堂。

  伦敦中国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这里曾是英国皇家邮政局的诞生地,也是近两百年来英国文人阶层的聚居地。20世纪60年代,成千上万的华人从当时还是英国殖民地的香港移民到伦敦,其中不少都从事与餐饮相关的行业。现在伦敦中国城的样貌要到80年代才逐渐成型。

  如今,中国城由大大小小14条街道组成,包括爵禄街、丽人街、麦高田街等。这是个完整的生活社区,有将近100家餐馆,还有数十家商店与专业机构,来到这里真的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中国风情!

  Cotswold(科茨沃尔德)被誉为“英国最美乡村”,与法国的普罗旺斯和意大利的托斯卡纳地区并称为:欧洲最美—三大田园风光地带,也被评为“全球十大求婚圣地”之一。

  作为英国乡村的代表,这里有一群风景独特、重点不同的村庄,是英国文化旅游的一个重要品牌。科茨沃尔德的节庆活动全年无休,各类音乐节、展览、文学类节庆等吸引着各类活动爱好者前来。

  比斯特购物村(Bicester Village)位于英国牛津郡的乡村,于1995年首次开业。这里交通方便,有免费巴士在车站和商场。能让您真正享受到乐趣的购物天堂,汇集了超过150家英国本地和国际品牌的精品专卖店。

  这里在历史上就是一个重要的贸易市镇,如今的比斯特因购物村而闻名全球,是欧洲最著名的名牌折扣村之一。比斯特购物村是英国人气最火的Outlet,是游客在伦敦城外购物的首选之地。

  这里绝对称得上是买打折名牌的圣地,深受留学生和中国游客的喜爱,几乎成为了到英国游玩的必去之地。除了购物以外,,比斯特购物村荟萃世界美食,方便游客们就餐休息,雅致正餐、美味小吃、可口甜品等提供了诸多餐选择。

  圣保罗教堂是英国第一大教堂,也是世界第二大圆顶教堂,坐落在伦敦金融城最高点的路德门山(Ludgate Hill),紧邻泰晤士河。

  在经历多次的毁坏、重建,如今的教堂由英国著名建筑家和设计师Sir Christopher Wren(克里斯托弗·雷恩爵士)花费整整35年完成。历经磨难的大教堂早已成为英国精神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像是一个饱经沧桑变化的老人,述说着历史。

  1666年间,教堂遭遇灭顶大火。4天4夜的大火让87座教堂毁于一旦,圣保罗大教堂也难逃此劫。此时正值伦敦一个黑暗时期——瘟疫、战争失利、严峻经费让教堂的重建难上加难。

  雷恩在重建大教堂时,把它构想成一座可以连接天堂与人间的观象台。教堂穹顶的灵感来源于圣彼得大教堂和圣宠谷教堂。教堂内设有方形石柱支撑的拱形大厅,到处都有金碧辉煌的重色彩绘,窗户上嵌有彩色玻璃,四壁挂着耶稣、圣母和使徒巨幅笔画。

  巴洛克风格的圣保罗教堂,是少数设计、建筑分别仅由一人完成,而非历经多位设计、建筑师的教堂之一,教堂内还有一个雷恩的墓碑:If you seek his monument, just look around(如果你在寻觅他的纪念碑,只需要看看周围)。

  位于泰晤士河南岸伦敦三大知名剧院之一。剧场的名字“环球”取于希腊神话大力士赫拉克勒斯将地球背在背上的形象,就像演员们背着环球剧场的框架横渡了泰晤士河。今天的剧院,早已是举世闻名的文化地标,也是莎士比亚读者、剧迷们到英国必去的“打卡点”。

  最初的环球剧场于1599年建造,经过火灾和两次重建后,才有的这座按照被毁样子重建的白色环形露天剧场,是伦敦唯一一家只上演莎士比亚戏剧的剧院。全年对游客开放,冬天作为教学场所,而每年夏天5月到10月的第一周主要是本剧院或者知名演员出演莎士比亚经典戏剧。

  作为伦敦最特别的剧院,莎士比亚的环球剧场被新潮的钢筋混凝土大厦和玻璃幕墙包围在中间,就像是矗立于这个现代化首都核心区域中的一座文艺复兴时代孤岛。白色的石膏粉刷墙、黑色的木制大梁、青苔覆盖的茅草屋顶……一切都仿佛是16世纪的再现。

  新颖的圆形剧院设计要求演员表演时必须尽可能地凸显表演效果,最大限度地拉近演员和观众的距离,为热衷戏剧的观众们提供最佳的观赏效果。

  伦敦塔桥,始建于1886年,1894年6月30日对公众开放,将伦敦南北区连接成整体。伦敦塔桥是从英国伦敦泰晤士河口算起的第一座桥 (泰晤士河上共建桥15座),也是伦敦的象征,有“伦敦正门”之称。

  与其说它是连接伦敦南北区的一座桥,不如说它是建筑艺术的载体。作为一座吊桥,伦敦塔桥的设计独具匠心,它的桥身分为上下两层,下面的桥可以打开。桥基上有两座高耸的方形维多利亚时代砖石塔。

  伦敦塔桥不只有通行功能,还有娱乐功能。由于桥基上两个方形塔的存在,桥内有商店和酒吧,供娱乐消遣之用。方正厚重,风格古朴的石塔给伦敦塔桥提供了一个融入现代元素的平台。

  英国皇家歌剧院(The Royal Opera House)被法国大作曲家德彪西曾称之为“能代表英国人最优秀的一面”。

  1732年12月7日,英国剧作家威廉·康格里夫的《如此世道》在为伦敦的一座新剧院拉开帷幕。近四百年来,流水的英王,铁打的剧院。即便两遭火灾焚毁,后又两因战乱暂停,这座剧院依旧灯火辉煌,变成如今新旧交融的现代时尚生活空间。作为目前英国最大的歌剧院和舞剧院,各国声乐艺术家都以能在这个舞台上表演为荣。

  英国皇家歌剧院也叫科文特花园歌剧团,1946年,皇家歌剧院成立了自己的歌剧机构,最初的名字就是科文特花园歌剧团。这个坐落于伦敦弓箭大街的建筑,最早是一个修道院的花园,后来这里成为伦敦的水果和鲜花市场。

  莎士比亚是英国巨人,戏剧在这里根深蒂固,而歌剧和芭蕾,来自隔海相望的欧洲。在初建的一百年间,皇家歌剧院也是以演出戏剧为主,1734年第一次演出芭蕾《皮格马利翁》,1735年首次演出亨德尔歌剧《忠诚的牧羊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皇家歌剧院被用作军备仓库。到二战时,这里又变成了舞厅。两次大战结束之后,著名的音乐出版商博浩拿下了租约,这才保全了这座历史悠久的皇家歌剧院。

  2021年5月,英国皇家歌剧院继疫情后再次向公众开放,许多世界级芭蕾舞团、歌剧团的Live演出和创新作品的全球首演在此轮番登场。我们期待更多精彩绝伦的剧目在歌剧院上演,让音乐和戏剧融入市民生活。

  博罗市场(Borough Market)有着丰富的历史,作为伦敦最古老的市场,它已经为周围的南华克区居民服务了1000多年,走进博罗市场,能够感受到里面充满着浓郁的色彩、气味和人情味。

  博罗市场参与了消灭残余食物计划慈善组织的食物拯救计划,许多摊位上的剩余食物最终会被分发给当地的慈善机构,而不是被扔进垃圾箱。而其他的剩余食物垃圾则被送往厌氧消化工厂,利用微生物将其分解转化为能量、肥料和水。

  这些简单的措施,加上使用低能耗照明和收集雨水喂养培育市场大厅里的植物,都使博罗市场与众不同。作为英国最引人瞩目的食品市场,博罗市场还拥有一个推广替代主流食品生产和消费的平台。

  碎片大厦,也被称为摘星塔,位于泰晤士河南岸的伦敦桥站旁,是一座包括住宅、办公、零售等多功能塔,每天24小时都在使用,高达95层,是英国最高的建筑物也是全欧洲第二高大厦。

  大厦设计师伦佐·皮亚诺运用了精密复杂的玻璃幕墙,这个极富表现力的建筑立面由成角度的窗玻璃组成,同时反射光线,改变天空的变化模式。这种立面处理可以让建筑形式根据天气和季节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自2017年开放以来,这里成为除白金汉宫、伦敦眼、大本钟等之外又一经典旅游打卡胜地。在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下,游客在观光区可以俯瞰伦敦方圆六十多公里的风景。除了可以看到伦敦塔,其他地标性建筑也清晰可辨。如国会大厦、伦敦眼。还有供大众消遣的海德公园、摄政公园、汉普特色西斯公园以及温布利体育场谈球吧官方app下载

  如果您想体验在学府学习的乐趣、参观英国当地各式各样的艺术展览、感受英国的人文风情,快来加入「瑜伽与冥想英国游学项目」。这里不仅有世界顶尖的学术交流,最具规模的博物馆、美术馆,还有不同时代和风格的音乐与戏剧,这些极具世界级水准的艺术作品,能够满足各种文化和艺术的爱好者的需求。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