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常识 /MANUAL
谈球吧治理乱象让医疗科普视频更健康
谈球吧治理乱象让医疗科普视频更健康“每天科普一个医学小知识。你真的会洗头吗?三甲医院医生教你正确洗头。”这是某平台上的一则医疗科普视频,一位身穿手术服的“医生”面对镜头,演示如何正确洗头。这样的医疗科普短视频如今在各平台层出不穷,内容多以两性话题、心脑血管疾病、食疗补身等为主。一些医生和药师成为“网红”,将流量变现,向用户售卖药品和医疗服务。还有一些博主,甚至身穿白大褂冒充专家,传播并无依据的偏方或者谣言,以科普之名开直播卖货。
医护人员发布医疗科普短视频,宣传普及与岗位相适应的医学健康知识,对公众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本是一件好事情,是医务工作者与社会大众的双方奔赴,满足了公众对医疗健康知识的需求,方便了执业医师履行“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义务。但是,眼下医疗科普视频领域却出现种种乱象,把医疗科普视频搞得乌烟瘴气。这就严重背离了医疗科普初衷,消解了医疗科普的专业性与权威性,在客观上损害医护群体形象,加剧医患失信。
医疗科普视频事关群众生命健康,不能为了追逐流量而变味走样,必须严守科学、专业、公益原则,这是不可逾越的底线。当下医疗科普视频夹杂一些歪风邪气,实质上是一种社会病,得治。这亟待正本清源,规范管理,关键是要立规矩、定标准谈球吧官方网站、强监管,让医疗科普视频更健康。
首先,立规矩,明确医疗科普账号公益性原则。应当“一刀切”禁止医疗科普账号带货,对存在带货行为的医疗科普账号应直接予以封号处理,斩断医疗科普商业化变相之路。《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禁止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广告。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九部门印发的《2022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明确提到,严肃查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身份之便直播带货。
其次,定标准,划出医疗科普视频内容红线。比如,禁止配以猎奇文案,禁止传播贩卖容貌焦虑、健康焦虑、医疗焦虑,禁止泄露患者隐私信息,禁止传播缺乏科学依据的治疗、养生方法等等。如此,方能确保医疗科普视频内容的专业性与娱乐性兼得。
再者,强监管,压实平台主体责任。短视频平台要负起主体责任,加强对医疗科普账号的审核和监管,撕下伪医生画皮,及时处理处罚不具有医疗科普资质账号。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医疗科普工作只能由专业人士来做,医疗科普账号必须经过职业身份认证,这是基本常识,也是规定要求。根据中央网信办在7月发布的《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的规定,对从事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内容生产的“自媒体”,网站平台应当进行严格核验,并在账号主页展示其服务资质、职业资格、专业背景等认证材料名称,加注所属领域标签。对未认证资质或资质认证已过期的“自媒体”,网站平台应当暂停提供相应领域信息发布服务。(张立美)